马上记住修罗小说网,为防止/百/度/转/码/无法阅读,请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网址访问本站。
板升城之事,他素来知晓,只是过去所知的,都是板升城造就了一个个的塞上江南,却没细想,其中沁透着这么多汉人的血泪。Www.Pinwenba.Com  吧
所谓板升,其实就是房屋的意思,板升城由来已久。早在嘉靖年间,达延汗孙俺答汗率土默特部驻牧丰州滩,此地乃是当年辽国之丰州城,和云内州、东胜州统称为西三州,乃是威慑西南边境的重镇。丰州城内设有西南面招讨司,主要是为了防范西夏。后来丰州城被毁,俺答汗一部在战火烧过的废墟上生活,十分困窘。
俺答汗一开始和历史上那些游牧民族首领想的一样,都是希望靠着与中原王朝通贡互市的方式来弥补北方经济的不是。不过此人确实乃是一代豪杰,之后竟另辟蹊径,全面引入汉人农耕文化。
俺答汗用牛二犋,耕砖塔城,开垦耕地约五六顷,所种皆谷、黍、蜀、秫、糜子,又治窑一座,决意学习中原,定居农耕,改革单一游牧。有决心了,还得有人,俺答汗便开始大量招徕中原汉人,开发丰州,以期以摆脱单一游牧造成的衣食困难。
而他也是运气好,正好赶上南边儿大明频频出事儿。嘉靖年间,此时正是内地阶级矛盾尖锐之时,晋陕农民、市贫、工匠因不堪官府压榨和地主的残酷剥削,纷纷迁往地广人稀的土默特蒙古地区谋生。此外,还有农民起义军余部、兵变戍卒、起事失败的白莲教徒等也常偷越长城,潜逃到丰州川。
“初,大同之变诸叛卒多亡出塞,北走俺答诸部。”
“虏割板升地家焉,自是以后,亡命者窟板升、开云田丰州地万顷,连村数百”。
俺答汗给北迁汉人发给牛羊、帐幕、土地,允许其建板升,聚村居住,并制定处罚盗窃田禾、践踏禾苗等保护农田的法令,一时间,那里的汉人百姓活的比内地还要好许多。
这也给他带来了真真正正的实惠,这等奖励农耕的开明政策,吸引了大批内地汉人出塞谋生。
“闻虏筑板升以居我,推衣食以养我,别无差役以扰我……我与其死于饥饿,作枵腹鬼;死十兵刃,作断头鬼,而无宁虏去,犹可得活命也。”
这乃是当时投奔俺答汗的汉人的普遍心理,反正中原也活不下去,干脆投鞑虏去也。这个年代,百姓的国家观念是非常淡薄的,能有口吃的,才不管你那许多。为生活所迫的汉人如潮水般涌向塞北,至万历年间,丰州附近的汉人已达十万以上。这些汉人不仅为丰州川带来大批农业劳动力,也带来了工具、技术、物种等。他们开良田万顷,植谷物蔬菜,每年收获,可充谷仓,造就了一个塞外江南。
大青山下,黑河之泮,一望际的丰州川上,星罗棋布的蒙古包间,出现了成百上千蒙汉杂处聚居的农业板升。
嘉靖四十四年,大板升城修成,这也就是后来的归化城,后世称为——呼和浩特。
只是现在,林丹汗给黄台吉打的一路逃窜到了甘肃的大草滩,归化城也毁了,那片塞外江南,成了一片白地。
“这么说?”董策眯着眼睛问道:“你对去往北边儿的道路关口,都很熟悉了?”
陆添丁小心翼翼道:“是知道一些。俺这俩儿子,常年生长在那边,比俺还更精熟。”
董策笑笑:“很好,很好。”
说着便是转身离开,留下莫名其妙的三人。
……
正月初六日。
磐石堡百姓们的年假放的挺短,从正月初三开始就干活儿了。年前其实就已经把活计给干的差不多了,只剩下一些收尾的工作,大约只用了两天的时间,便把所需建造的一应建筑物完工了。
四座长长的营房中间夹着面积巨大的大校场,大校场的南侧乃是食堂和澡堂,和董策的官邸遥遥相对。在董策的官邸前面,已然是建好了一座大照壁,如此一来,便是大校场上人声再怎么鼎沸,也保证府中办事工作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,更是遮住了所有好奇的目光。在大照壁前面,则是建起了一座点将台,这是以后董策视察操演之场所。
这就是整个的军营了。
在军营外面,没有建造围墙,只是围了一圈儿一丈高的木头栅栏,刁斗森严。只开了一道大门,正对着大校场。
总体来说,军营已经是建造的非常完善了,士兵可以直接入住,在军营中一应训练,吃饭,睡觉,都是不受影响。
比较遗憾的是,位于董策千户官邸两侧的令史衙和守备衙都没有建好,这算是专业性的建筑了,单靠着高大年和孙武木两个泥瓦匠指挥着一帮农民可玩儿不转,得去请专业的施工队伍才成。因此只是在事先划好的两块土地上建起了几座房子,略充当办公之用。
同样的还有李贵等人的宅子,看样子他们要想搬进来,还是得等些日子了。
不过也用不太久,过了十五基本上各行各业就都活泛起来了,到时候请了几个队伍进来,只要是舍得花银子,用不几日就能完工。
正因为一切准备妥当,挑选兵丁的日子也就被提前到了正月初六这一日。
这一日,军营南边的那片空地上,磐石堡所有的百姓都聚集在此,有些焦急的等待着。他们多半都在低头交头接耳,这样多少有利于缓解焦躁紧张的情绪。
虽说选兵是男人的事儿,但是能不能选上,却是关乎一家人以后日子过得怎么样的大事儿。选上了,就意味着则再也不需要自己操心,只管每日好生操练,吃住都是公中发给,衣服每年都有几套,食堂吃饭,饭菜管饱,还能见肉。除此之外,每个月还发给八斗粮食,供给家中之用。
来到磐石堡的这些百姓,但凡家中口数繁多,一家五六七八口人的,基本上都成了董策的佃户。而这些留在磐石堡的,家庭结构简单,成员也少,便是多的,一家也就是四口人。就以最多的四口人来算,男人当兵,吃用都在公中,不用吃发的粮食,每个月这八斗粮食,足够家中其他人吃用了。
而且百姓们都知道董大老爷说一不二,他既然说是八斗,想来是一定不会打折扣的。
这样一来,人人都是踊跃的想要从军当兵,为自己,为家人,谋一个好日子。
钱一川站在人群中,像是大多数男人一样,他今儿个穿了一身黑色的棉袄,手拢在袖子里头,低着头,腰微微弯着。周围的人都在窃窃私语,他却是不说话,低头看着地,身子还在微微晃着,也不知道是紧张还是在打盹儿。
他婆娘郑氏站在旁边,小声儿的跟他说着话,钱一川只是哼哼几声儿应着,也不知道到底听见了没有。郑氏急了,伸手狠狠的在他腰上拧了一把,柳眉横竖:“你给老娘把腰杆儿挺起来,脑袋抬起来,整个人精神着点儿!蔫儿头巴脑的,寒碜谁呢?”
这一下可是够狠,钱一川低低的哎哟一声,腰板儿一下子就挺直了。
但是转眼,就又塌了下去,钱一川看着自家婆娘,讪讪一笑:“这样省劲儿,省劲儿。”
郑氏脸上刚刚露出的一丝笑容凝结在脸上,气急之下,眼眶立刻红了,带着哭腔儿低低骂道:“你咋这么不争气?就是不想当兵是吧?你让咱们以后咋活?让咱们娃儿跟着饿死?”
钱一川哼哼了两声儿,也不知道说没说话,也不知道说的什么。忽然他抬起头,满脸惊愕的看着郑氏,嘴巴大的能塞进一个鸡蛋,眉毛抖动着:“媳妇儿,你说啥?娃儿?啥娃儿?”
他声音可不小,立刻就引得周围的人都看过来,郑氏脸上露出一抹红晕,赶紧捂住他的嘴,恶狠狠道:“小点儿声,闹得别人都知道还让不让老娘活了?”
“诶诶,好,好。”钱一川一连串的点头,满脸急切道:“你刚才说娃儿,到底哈事?”
郑氏瞪了他一眼:“老娘有了。”
“真的?”钱一川满脸的惊喜。
“老娘都生了几个了,这还能觉不出来?”郑氏又是狠狠的剐了他一眼。
钱一川欢喜的几乎要跳起来,嘴里嘟嘟囔囔着:“有娃儿咧,有娃儿咧。”
郑氏给他泼冷水:“你当不了兵,还不知道能不能养活呢!”
这时候,她忽然察觉周围窃窃私语的声音在迅速的减弱下来,赶紧拉了正要说话的钱一川一把。原来,董策已经是在石进周仲等人的簇拥下,来到了众人之前。那里已经搭了一个台子,董策迈步上去。他双手微微往下一压,场中的声音顿时便减弱下来,很快就消失的无影无踪,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董策。之前有什么大事小情召集百姓,其实都是在董府前面的那片空地上,也就是大校场上。只是现在,大校场已经给兵营圈起来了,从今日起就划为重地,等闲人不得进入,这些百姓们自然是不能进去了。是以今日这地儿着实是有些逼仄,后面的百姓都快挤到墙边儿上去了。